滨海生物多样性


项目介绍

青岛素有“黄海明珠”的美誉,是我国北方最受瞩目的沿海经济枢纽和旅游休闲城市之一,也是黄海生态区的海洋科研教育中心,拥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总长为816.98千米(含所属海岛岸线)、49个海湾、69座海岛。青岛的滨海湿地不仅面积广阔且类型多样(其中的胶州湾河口湿地在2019年入选为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评出的中国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之一)。如此复杂多样的生境决定了青岛近海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和特殊的保护价值。

本项目旨在帮助市民加强对家乡近海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和热情的同时,搭建一个可以动员民间力量系统收集和累积科学数据的平台,用于引导和支持青岛近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海滨的范围

海滨通常泛指潮下带上部至浪击带。海滨区域,尤其是潮间带,还可以根据潮汐的影响范围,分为高中低三个潮区,这三个潮区环境特殊,变化很大,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多样性的生境。



潮间带是界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间带又分为下列三个区:

(1)高潮区(上区):它位于潮间带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

(2)中潮区(中区):它占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

(3)低潮区(下区):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



滨海生境类型

岩石、砾石、沙质、泥沙、珊瑚礁、海草床、海藻床、红树林、滨海盐沼等,多样的生境类型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海洋生物。

在青岛海滨常见的生境类型包含了岩石、砾石、沙质、泥沙、海草床、滨海盐沼等。




青岛潮间带观察记录